EDI模塊進出水水質要求指標對于保證EDI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產水質量至關重要。每臺新上的EDI設備都要每天每時嚴格登記運行紀律表,了解進水和出水水質的一些數據。當然數據都有一個參考范圍標準值,下面我們就來看看EDI模塊的進出水質要求標準有哪些?
EDI模塊的進水質要求標準
1. 電導率
要求:理想的電導率范圍應在1-10μs/cm,但不同設備或模塊可能有不同的要求,如威立雅E-Cell-MK7模塊要求進水電導率應小于43μS/cm(NaHCO3當量),而西門子IP-LXM24X模塊則要求進水電導率控制在10μS/cm以下。
原因:電導率反映了水中離子總量,過高的電導率會增加EDI模塊的負荷,降低出水水質,甚至可能導致膜污染和電極損壞。
2. 硬度
要求:進水總硬度應小于0.5 ppm至1.0 ppm(以CaCO3計),具體取決于設備或模塊的要求。如西門子IP-LXM24X模塊要求進水硬度低于1 ppm,而威立雅E-Cell-MK7模塊則要求小于1.0mg/L(以CaCO3計)。
原因:硬度主要由鈣和鎂離子構成,這些離子會在EDI模塊內部沉積,導致結垢和堵塞,影響模塊壽命和性能。
3. 有機物含量
要求:進水總有機碳(TOC)含量應小于0.5 ppm(以C計)。
原因:有機物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,減少其活性,導致水質下降。
EDI模塊的出水質要求標準
1. 標準:EDI出水的TDS應當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,一般小于10 mg/L。低TDS水適用于多種高純水應用,能確保水質的純凈度。
2. 電導率
標準:EDI出水的電導率通常應當小于0.1 μS/cm,也有設備能達到更低的電導率,如0.055 μS/cm以下。
說明:電導率是水中離子濃度的度量,低電導率意味著高純水質量。
3. pH值
標準:EDI出水的pH值應當在6.5至7.5之間,接近中性。
說明:中性水有助于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穩定,避免對使用環境產生不良影響。
4. 溶解氧(DO)
標準:EDI出水應當含有足夠的溶解氧,濃度通常大于2 mg/L。
說明:溶解氧對于許多應用而言是必需的,但EDI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能因具體應用而有所調整。
5. 有機物含量
標準:EDI出水應當具有較低的有機物含量,一般小于0.5 mg/L。
說明:有機物可能對水的質量和安全性產生不利影響,低有機物含量能確保水質的純凈和安全。
6. 金屬離子含量
標準:EDI出水應當具有非常低的金屬離子含量,如鈉、鉀、鈣、鎂等離子的濃度應當小于0.1 mg/L。
說明:金屬離子可能對水的純度和應用產生有害影響,低金屬離子含量是EDI出水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7. 病原體和細菌
標準:EDI出水應當不含任何病原體和細菌。
說明:水中的微生物可能對健康產生嚴重威脅,EDI技術必須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病原體和細菌。
8. 懸浮物
標準:EDI出水應當不含懸浮物。
說明:懸浮物可能導致水的不透明度,并可能對應用產生不良影響。EDI技術通過膜過濾和離子交換去除水中的懸浮物。
9. 電阻率
標準:EDI出水的電阻率范圍通常在1Ω·m至18.2Ω·m(常溫下20°C),高純水設備系統出水水質可達到18MΩ·cm左右。
說明:電阻率是水的導電性的倒數,高電阻率意味著低導電性,即高純水質量。
EDI出水水質標準非常嚴格,以滿足各種高純水應用的需求,如制藥、電子、半導體和純化飲用水等。EDI出水水質標準可能會因具體設備、應用需求和行業規范而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實際應用中,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EDI設備和制定相應的水質標準。